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要做到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那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原理是什么?核酸检验包括哪些步骤?检测结果又代表什么呢?这些常识有助于您了解核酸检测。
一、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可提供病原学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病毒中特异性RNA序列是区分该病毒与其它病原体的标志物。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解析,并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特异核酸序列。如果在患者样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核酸序列,则提示该患者可能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核酸试剂盒检测的原理
目前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多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原理是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PCR扩增,使我们选择的这段靶标DNA序列指数级增加,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我们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累计的荧光信号就越强。所以,核酸检测其实就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
三、核酸检测的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样本一般来自咽拭子。检测时,医生会用一个像棉签一样的拭子去擦拭扁桃体和咽隐窝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过鼻腔取鼻咽后部的分泌物,然后放到试管里面,再交给检验部门做相应的病毒核酸的检查。因此,咽拭子采样前应提前漱口。
核酸检测需要经过取样、留样、保存、核酸提取、上机检测五个步骤。
第一步需要采集人体的分泌物,用鼻拭子或咽拭子擦拭鼻腔或咽后壁及双侧咽扁桃体处;
第二步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留样,将拭子头浸入细胞保存液中,折断尾部后立即旋紧管盖;
第三步需要将样本管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好并及时送检;
第四步将需样本送进实验室进行核酸提取;
最后一步进行荧光PCR核酸检测,将提取物进行荧光PCR扩增反应。
四、核酸阴性和阳性结果代表什么?
阳性(+)和阴性(-)是实验结果的判别方式之一,被称为定性检查。核酸检测阳性代表感染了病毒。阴性的实验结果表示化验中没有检查到某种成分,但不一定就是"没有",可能是某种成分含量很低,或某种成分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用常规方法检测不到。
核酸检测的操作要求较高,若因采样不当导致样本病毒含量低,或运输储存条件不当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核酸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指南(试行第七版)》中也将IgM和IgG浓度作为确诊病例血清学依据,临床中结合其流行病学史、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一并作为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