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调兵山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Diaobingsh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调兵山市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来源:调兵山市教育局 时间:2023-06-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和调兵山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增强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结合我市初中英语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

  (一)检测课程教学效果

  英语作业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在英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必备知识、形成关键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语教师要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关注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否实现个性发展、塑造创造精神,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具体要求

  (一)控制作业总量

  在国家规定的初中生作业总体时间要求下,按照英语学科特点,协同其他学科,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合理控制英语作业总量,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初中英语学科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二)精选作业内容

  保证作业的基础性。作业内容基于学习目标,巩固单元整体构架下的核心知识、训练包含听、说、读、写在内的学科基本技能,关注听、说、读能力训练,面向全体学生,体现课程核心素养要求。

  凸显作业的典型性。紧扣核心知识与技能,精选作业内容,突出本学段、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精准突破学习难点,避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体现作业的递进性。依据教学目标的不同维度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作业内容情景化,各板块难度、梯度螺旋上升,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实现学科育人。

  兼顾作业的综合性。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着眼单元整体性,加强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作业设计。结合项目式学习理念,以单元、学段、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单元或话题整合作业,积极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三)丰富作业形式

  从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出发,在保证作业基础性的同时,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复习巩固、拓展延伸和综合实践等类型的作业,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设置基于情景及真实问题解决的实践性作业、分层作业、单元整合及跨学科的综合作业;覆盖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训练,加强听说作业设置,增强听说能力训练;设计具有真实情境的任务型、项目式作业。

  (四)把握作业难度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合理把控作业难度,七、八、九年级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相应水平。基于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布置分层作业,探索弹性作业,设计必做和选做作业,使学生保持英语学习兴趣和体验英语学习成就感。

  (五)作业指导与评价

  加强指导。教师讲清楚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并进行方法指导。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课后作业应明确完成作业的方式方法,并提供帮助。

  及时批阅。及时批阅书面类作业,并对听说类、展示类作业进行及时评价。

  有效讲评。记录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共性问题,全班反馈;个别问题,单独指导。讲评时,引导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分析学习得失。

  多元评价。根据学生的学情和作业类型,丰富评价的主体。把教师评价、学伴评价及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评价可采用等级评价、评语等形式,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三、实施建议

  (一)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在课内初步构建和巩固知识系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节奏。课堂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内容应紧贴当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借助“教师→课代表→组长→组员课堂四级制”等活动组织形式,通过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各类课堂活动,增加其分层性和自主选择性。

  基础巩固类可选择课前预习检测、图文配对、模仿造句、编写对话、知识清单填写、课堂专项练习、小测验、自查清单、结课小结、结课通关卡等作业形式。能力拓展类可选择值日汇报、自主提问、用所给单词编故事、改编课文、话题拓展讨论、辩论、演讲展示等作业形式。

  (二)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延伸,不仅承担落实和强化教学内容的任务,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挖掘潜能的有效途径。课后作业应严控时间和难度,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课后作业。内容应含预习类、复习类、巩固类和拓展类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学习特点,设立不同的作业套餐,引导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

  预习类可采取跟读课文、朗读单词等形式,也可指导学生利用图形组织器进行课前准备,明确课堂目标,带着目标和任务去学习。复习类包括利用各种图表和清单,梳理并形成知识体系、整理笔记和错题,查漏补缺。巩固类可通过背诵课文、(智能)听说练习、校本专练、配套练习等形式,巩固课堂重难点。拓展类可结合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线上线下的练习,采用如拓展阅读练习、配乐朗诵、日记、小型海报、语音模仿、电影节选配音、歌曲填词、单元剧本编写、演讲稿准备、辩论赛准备、资料收集、调查采访等。

  (三)假期作业

  假期作业是对课内知识、课堂及课后作业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长优势,设计系统化学科核心知识和查漏补缺的作业,布置听说和阅读训练,以促进听说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同步提升;形式上可采用打破单元和学科壁垒的项目式、合作式、专题式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听说类可选择收听或观看英语新闻、英文影视作品、英文语音比赛、英文对白模仿秀、英语演讲比赛等作业形式。读写类可选择英文报刊杂志阅读、英文整本书阅读、英文主题海报、英文原创剧本、英文原创诗集、名著读后感、英文日记集、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清单来系统复习旧知,整理预习新知等作业形式。实践类可选择收集专题资料、创建英文学习博客、绘制小区或校园英文地图、撰写英文调查报告、拍摄英文微电影、设计制作英文明信片制作、参与英语公益活动等作业形式。

  作业是学生学习闭环的重要环节,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假期作业都应注意整体性、实践性。课堂和课后作业,应根据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以终为始,逆向设计,精心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层层推进,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各校要将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强化对学校作业设计的指导,组织开展优秀英语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学校英语教研组要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将其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