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端时期,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关键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根据《调兵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整体部署,现制定调兵山市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以本领域(部门)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评估为主要依据,简要描述取得成效)
1.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
建成辽宁鑫丰、辽宁卡斯特、辽宁嘉冠石化、辽宁民生等一批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2020年末,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比十二五末新增8家。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速均达到20%以上,在铁岭市各县(市)、区中居首。
2.科技创新主体能力不断提升
到2019年底,重点培育辽宁麦琪新材料、辽宁大辽环境机械等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铁岭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家、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各1家,即:辽宁省煤矿安全生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卡斯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辽宁鑫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加强
十三期间,建成全市2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辽宁鑫丰综采安装回撤技术中心、辽宁通用重型煤机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培育辽宁联睿科技有限公司、调兵山星火创业创新孵化基地铁岭市级“众创空间”2个,培育创业导师17人。建成省级科普基地2家(市消防科普基地、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
4.科技人才引进层次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围绕我市特色装备制造、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引进岳国君院士团队,该国队是国内燃料乙醇行业唯一的院士团队;辽宁烯源石墨有限公司引进沈阳理工大学5人专家团队工作站,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农业科技特派取得新成效
实施省级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2017年以来,引进并组建以调兵山市设施蔬菜花卉科技特派团,特派团由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蔬菜研究所赵兴华、宋铁峰专家(研究员级别)牵头。已经建立君子兰生产示范基地、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马铃薯示范基地3个。
6.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预计转化科技成果25项,辽宁鑫丰、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辽宁麦琪、辽宁威跃、辽宁嘉冠石化等15家企业与国内16家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科技合作项目25个。通过项目实施,解决一批技术难题,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7.农业科技产业化建设不断推进
十三五期间,一是应用高新技术加速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与转化,引进燃料乙醇项目开工生产;二是以小王子食品、铁岭宏大肉禽为依托,重点开发休闲食品、肉禽产品,规模以上农事龙头企业达到4个。三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2家。四是加大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培育施荒地村绿色水稻农产品电商平台1个。
(二)存在主要问题(重点说明规划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短板、不足等)
1.政府培育和助推高企发展政策少,虽然出台了支持政策,但支持力度小,且落实不到位。
2.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仍比较缓慢,持续创新能力弱,研发产品多数为引进、吸收消化创新项目,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项目极少,核心竞争力不强。
3.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实用技能人才极为匮乏,人才招不来、留不住问题相当严重。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机遇与挑战(简要描述宏观发展环境后,对本行业(部门)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简要分析)
“十四五”时期,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浪潮已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到“硬科技”阶段,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基因技术、空间技术等成为科技创新最前沿。
我们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我市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工业转移进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培育产业新动能、增强发展新动力,依靠创新做实做强实体经济,走出一条科技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围绕加快经济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调兵山全面振兴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引领。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国内外科技前沿,面向我市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三)发展目标
1.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到202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户,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户。
3.提高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到2025年,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培育和建设生态效益型、旅游观光和特色经济作物型农业转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牧业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
5.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到2025年,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3家,培育瞪羚企业2-3家。
6.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到2025年,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户。
7.推进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建设。到2025年,依托省内外高校、科技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引进3个院士和专家工作服务团队。
8.推动智慧城市、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其他公共领域的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四)主要指标(根据情况选择性选取指标)
到2025年,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科技引领产业振兴,依托现在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以新型能源化工、特色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我市实体经济,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户。
(二)培育重点科技型领军企业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抓好10户科技领军企业建设。
(三)加大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据本地农业人口少、耕地面积小的特点,积极发展观光旅游、采摘、庭院经济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以企业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体系。
(五)产学研技术联盟建设
围绕创新产业需求,开展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对接,对现有研发能力进行整合提升,到2025年,开展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引进3个院士和专家工作服务团队。
(六)信息化建设
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展“智慧调兵山”工程建设,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优化升级。
(七)社会发展
围绕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城市建设、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实施一批公共服务领域科技研究与应用项目。
四、重点项目
(一)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程
重点项目:智慧水务系统应用,智慧水务水表开发,无线远传膜式燃气表研发,新型硬岩掘进机系列产品研发,大功率刮板输送机系列产品研发,综采设备安装回撤3.0版(321系统工程)开发,综采两顺超前支护(211系统工程)开发,薄煤层开采工艺设备开发,急倾斜煤层开采工艺设备开发,智能化密壁设备研发,粉煤灰“超细活化处理”研发及应用,CT机限束器研发,瓦里安医用治疗设备关键部件研发,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开发,基于5G+工业互联网生物乙醇智慧工厂应用,智能化润滑油生产线,智慧电厂建设,反切式细格栅污水处理设备开发。
(二)实施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工程
重点企业:以燃料乙醇、煤矸石发电为支撑的新型能源化工企业;以通用重机、鑫丰矿业为支撑的特色装备制造企业;以辽宁卡斯特、辽宁民生智能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企业,以嘉冠石化、辽宁汽众为支撑的循环经济企业;以辽宁尚威、麦琪医疗为支撑的医疗健康企业。
(三)实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工程
重点项目: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科技规划,开发沈康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侧经济带,路南规划特种果树园区,路北规划特种蔬果种植区和创意农业区、药材花海种植区,努力将调兵山市打造成沈阳、铁岭的后花园。二是以国投生物科技、小王子、宏大肉禽、博大肉禽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
(四)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
重点项目:到2025年,建成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2-3家;培育新型创新主体企业(瞪羚企业)2-3家。
(五)实施产学研技术联盟建设工程
重点项目:辽宁鑫丰矿业集团与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振骐院士研究团队)合作共建煤矿智能化采掘设备研究中心创新平台;铁能公司与中国矿大(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何满潮院士团队)联合成立“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铁法研究中心”;辽宁烯源石墨有限公司引进沈阳理工大学5人团队建立专家工作站。
(六)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
重点项目: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政务、服务、系统、公安应急、社会管理、城市管理、交通、教育文化、智能舆情分析系统。
(七)实施社会发展建设工程
重点项目:对重点工业污染、污水处理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研究和应用,如煤矸石发电的采用“烟气低位能分级蒸发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项目,空冷岛余热利用项目,烟气余热利用项目;国投生物能源的乙醇工艺污水零排放生产技术。进行新型建材、绿色建材、替代建材应用技术开发;对煤矿安生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如铁能公司与中国矿大合作的软岩支护及重大灾害治理技术项目;对绿色节能、新能源技术开发;推进疾病防治、诊断、治疗技术开发应用。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和完善科技部门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建立自主创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和评估,根据形势发展和需要,及时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和完善。
(二)政策保障
科技政策环境需要优化。面对培育产业新动能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相关科技政策存在滞后问题,应参照上级科技政策,制定我市科技助推创新发展政策措施。在创新思维、创新政策、科技金融、激发创新活力方面深入研究,为我市创新创业提供政策环境支撑。
(三)机制保障
完善科技部门与企业互动的助推工作机制,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一是引导企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二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联盟、创新平台,帮助企业引进国内外专家、海外研发团队。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
(四)资金保障
拓宽资金渠道,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力度,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大银行信贷等金融服务。鼓励引进风投、基金等股权机构,盘活企业资产存量,引入流动资金。鼓励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资金做大做强。
(五)要素保障
聚集优秀人才,提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要始终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放在创新发展的首位。针对企业技术需求,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方式,大力培养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从项目、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为人才研发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同时要健全人才奖励激励机制,认真落实相关人才政策,聚集优秀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六)考核监督
完善科技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自主创新活力。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技术创新成效等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注重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考核。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工作的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合力。